虽然对于应试教育的指责声从未停止,但是大多数中小学还是在按照既有的制度规章中进行教学。到底什么才是适合学生的好学校,这个问题不论是对学校还是对家长来说都暂时无解。然而带着这些疑惑,还是有一些中学踏出了践行改革的步伐,展开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番。
长寿湖中学:从不请家长
长寿湖中学在图书馆专门开设了小房间,用于老师和犯错误的学生聊天。过程中,老师不采取镇压方式,而是通过喝茶聊天,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所在。而且,老师不仅从不请家长,学校还要求老师不能在走廊、教室等场合批评学生。
江南九年制学校:学生当农夫
长寿区江南九年制学校,从这学期开始,学校为每个班开辟了菜地作为实践园,让学生种上萝卜、水白菜等蔬菜,收获了卖给食堂作为班级班费,从种植到收割,全都由学生完成。
云台中学:注重道德教育
在云台中学,学校非常重视“道德和善良的教育”,同时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形成了现在的应急疏散演练、广播体操、活力健身操、跑操四结合的大课间活动形式。
葛兰中心校: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葛兰中心校鼓励学生们读书,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学校还开办了20多个社团,比如诗社、绘画类社团、乐器类社团等等。
川维中学:定期与家长联系
川维中学创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请家庭教育专家到校为学生及家长做报告,成立“家长学校”。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都想要尽可能地获取优质生源从而保障“不落人后”。然而相较于以往吸纳生源的条件除了要有过硬的成绩外,校园文化跟校园特色正成为有力的筹码,而这也与当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