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

当前选择:无锡

当前位置: 无锡学大教育 > 无锡资讯 > 无锡

家长能从“别家个案”里得到什么?

来源:杨韵 时间:2013-11-05 14:49:59

 

 

       现在,距离暑期结束,新学期开学已经近两个月了。不过,在这个暑期发生的一些与孩子们有关的事情却仍旧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8岁女童行路700里返乡、父亲带9岁女儿练摊……”而围绕着这些事件,各种讨论也是沸沸扬扬。对此,家长们最为关心的,恐怕还是“这些实践有好处吗”“我们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关于这个问题,如果要我来说,恐怕是要给那些抱期待的家长泼点冷水了:能从这些个案上直接借鉴的内容,其实是非常有限的,还是要回过头,多好好看看自己的家庭。家庭教育,个性化很重要。

      

 “别家个案”其实跟“我们家”没有什么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人特别需要集体认同,特别强调“我跟别人是一样的”,这样一来,焦虑感就会降低很多。但这个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特别关注评论。

 

        其实,这些个被媒体报道出来的事件本身对于当事的家庭来说,也许根本不是个什么事儿,这只是一个个案。但是国人对此却有个倾向:当这个个案被报道出来之后,大家就会去评断,它要么是对的,要么是错的,很少有折中的部分,缺少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对于这么一个事件,国人很少去考虑到它本身发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有哪些可能的原因,而是直接“我判断大概是这样”。举个例子来说,美国人看一个刑事案件,会多角度去考虑,针对这件事本身去判断,最后的结论往往是“这个人在这个事件上,犯了某个错误”。而在国内,大家的判断基本上是“这个人很不好”,而不会去说这个人在其他方面很好,就是在这个事情上犯了个错。这种考虑事情的方式,具有很强的角度唯一性。

 

      这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当媒体把这么一个事件报道出来的时候,大家更多是呈现一个评判的态度,而很少去探究,这个事件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而从教育的角度上来看,其实我们很难这样就从别人的这种事件里学到适用于“我们家”的部分。因为这种事件往往具有很强的惟一性,跟“我们家”其实没有任何关系。

     

别硬逼自家的“豌豆”开出“玫瑰花”

 

        而现在,为什么我们会对这种新闻做很多的讨论?这是因为家长的普遍想法是,希望从这些个案身上,找到适用于我们自己家庭的情况。但却很少有家长去真正审视自己的家庭发生了什么或者自己的孩子是个什么情况。我们把太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同一性”上。所谓“同一性”,就是人跟人之间相似的那个部分。我们一直强调人跟人之间能不能做比较,或者能不能跟他人呈现出一样的部分。举个例子,如果我孩子的班级里大多数孩子数学能考100分,我作为家长,我就会希望我的孩子也是一样的,也能在数学上特别出色。但实际上,很可能我的孩子数学比较薄弱,但在语文上特别有天分。这样我就很难去发展我的孩子独特的那个部分,而是人云亦云,就希望自己的孩子数学也能考100分。

 

       我们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够“成才”。但什么才叫做“成才”呢?现在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成才”,其实还是社会上的同一标准。而从个性化教育的角度来说,“成才”其实是想要让孩子在自己独特的部分“成才”。如果孩子是木材,那么就希望孩子能做一个很好的柜子,红木就做红木柜子,一般的木头就做一般的柜子。只要他呈现的是他的独特特质中最好的部分,就行了。这就可以认为是“成才”。但现在大多数家长却不是这么去考虑的,更多的家长是希望:这个社会标准倡导的是“玫瑰花很好”,那么我的孩子哪怕他本身是一颗豌豆,也要去成为一朵玫瑰花,就算成为一朵很廉价的玫瑰花也没有问题。

 

      [MVC:PAGE]        我为什么特别关注这个问题?其实是因为我在与家长们的接触中发现,现在的社会这种“趋同”有相当的普遍性。譬如说,现在社会流行报兴趣班、培优班,家长就一窝蜂去给自己孩子报这些班,或者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别家的孩子做各种比较。而实际上,这时候是有可能给自己的孩子造成一些创伤的。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学生,就读于重点中学,来我们这里报了提优班。他出生在部队家庭,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他本身左右脑都很发达,是一个综合素质都特别高的孩子。结果他就给了他们院子里其他家庭的家长、小孩非常大的压力。每一个家长都会期待自家的孩子跟他一样,特别聪明,特别优秀,哪怕只有一半也是好的。现在他们院子里有5、6个孩子都在我们这里上课,当他们家长来到这里的时候,就会提出要求,希望能够达到和那个孩子一样的效果。当我们的老师告诉他们“那个孩子只是个个案,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有这个效果”的时候,家长就会特别不能接受。当老师再告诉那些家长,他们的孩子有哪些自己的优点的时候,这些优点在家长心中也会被湮没在“不如那个孩子”的阴影里。

 

       其实这就是现在家庭教育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家长不能很好地确认“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我们这个家庭的需求是什么”,而是去考虑“这个社会的标准需求是什么”。

      

有效的亲子沟通能让“围观”变得有意义

 

       此外,回到前文一开始说的问题上来。其实像这样一些个案的新闻报道出现,社会舆论会有一个引导方向,但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方向并不一定是你自己的方向。中国人很喜欢“围观”,但当家长去看这样一些个案的报道的时候,还是得自己留个心眼:不要盲目的跟风去判断这个个案是“对”或“错”,然后又跟风把这种判断加在自己家庭教育上。

 

       前几天,女儿与我闹了些不愉快,我把她晾在一边让她自己反思自己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过了一会儿,她就跑来跟我认错了。我问她:“你是怎么意识到自己错了的?”她回答:“因为老师说,大人说的话都是对的。”——这种教导显然是有问题的,但这却也是目前很多家长采用的方式:直接把自己的结果、判断给孩子,而不是给孩子呈现一个事情的经过,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思考。

 

       家长直接把咀嚼过的东西喂给孩子,那么对于孩子来说,体验、反省这些部分都没有了。譬如说,在学习上,如果家长只告诉孩子,如果你上了一个好小学,就会上一个好中学,果你上了一个好中学,你就会上一个好大学,上了好大学就会有一份好工作,过好日子。但是,对于这个事情,“好”和“不好”的判断在哪里,这个循环的由来是什么,家长从不会去多加讨论,他只会把一个强制性的结果给小孩。而事实上,如果是这种只有“结论”的孩子,他很可能会出现动力缺乏的情况,无法自发产生动力,怎么能真正长久地“跑”起来呢?

 

       还是那句话,家长要学会审视自己家庭、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更多地去考虑,哪些方式是适用于我们自己家庭的,去找到属于我们这个家庭、我们这个孩子的独特性。对此,在“围观”这个问题上,我倒是有一个建议。当家长看到这样一些报道的时候,可以去跟孩子就这个个案讨论一下,听听孩子的看法。当一个事件发生的时候,家长不应该过多去讨论那个事件是什么样子的,这基本没有意义,因为我们并不清楚这个事件的实际情况或者说当事家庭真实的家庭背景是怎样的。我们能做的事情,更多是从我们本身自己这个家庭来出发。你希望孩子对于这个事件有哪些想法,让他表达出来,再去看他的判断、他的价值观里有哪些是需要你去帮他调整的部分。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对于这个事件社会上的观点是什么样的,但是孩子也可以有他独特的想法,再看他独特的想法的理由是什么……这些讨论其实是更有意义的,那才是有效的亲子互动,才能让“围观”变得有意义。

 

相关推荐
热点资讯
热门话题